◆大口徑熱量表特點
1.流量計量采用世界“無線數碼偵聽”專利技術。
2.流量計量無機械齒輪,無磁傳感器,耐磨、耐腐蝕、防攻擊。
3.電壓低和受到攻擊破壞時自動報警。
4.溫度傳感器斷路、短路時自動報警。
5.流量和溫度分10段,進行分段校準,度極高。
6.根據流速智能降耗。
7.程序可在線升級。
8.數據多重備份自動糾錯技術。
9.超低功耗,小于9μA。
充分利用技術,自行設計流量計 2.1.1 三維有粘流體動力分析技術 采用國際的三維有粘流體動力分析技術和全三維實體造型技術,了流量計靈敏度高、計量、性能穩定,機械磨損低、壓力損失小、使用壽命長。經過加速耐用性300小時試驗,其技術特性符合國家行業標準CJ 128-2000對流量傳感器的要求,運行穩定。 流量測量采用無磁傳感器,微功耗、長壽命、無磁性元件,不受介質水銹的影響,提高了流量分辨率和流量動態響應速度,具有更高的度和性。 2.1.2 抗污防腐技術 我國采暖水質較差,熱計量表易被污物堵塞。為提高抗污防腐性能,以采暖系統經濟流速為設計狀態,采取優化流量計型腔結構、合理設置沉積槽等專項技術措施,并采用新型防腐材料,抗污、防腐能力強,適合國情。 2.1.3 耐磨軸與軸承設計 選用耐磨軸與軸承設計,提高流量計的耐磨性和靈敏度,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熱量表的運行穩定。 2.2 計算器多功能、超低功耗、抗干擾 計算器采用16位超低功耗CPU和高穩定度電壓基準,功耗低、抗干擾能力強。 2.2.1 無時鐘芯片設計 在單片機內部軟件產生時鐘,既降低了成本,又使運行更加穩定。采用軟件濾波等技術措施,提高了測量精度。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內置電池工作壽命達8年以上(按行業標準,給出值為大于5年)。 2.2.2 故障實時跟蹤顯示 當出現無流量信號、溫度傳感器短路和斷路、電源欠壓等故障時,不僅判斷、顯示故障,還記錄顯示故障發生的起始時間,便于分析和處理故障,控制人為損壞。 2.2.3 多功能數據傳輸 具有脈沖式、RS485、M-BUS等不同方式的遠傳功能。熱計量表可以對中央控制中心的指令進行識別并正確執行。當流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及電源出現故障時,還可向中央控制中心發出報警信號,發送故障時間、故障類型和故障表的編號等。 2.3 耗熱量計算進行溫度和流量補償 由于采暖介質溫度變化,使與溫度有關的介質密度和焓值也隨之變化。另外,不同溫度環境下,流量計的流動特性也不同。我們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采取控制綜合修正技術方法對介質熱物性參數和流動特性的影響進行修正,并且在流量計全量程范圍內對流動特性給予自動補償,使得計算誤差小于±0.2%,此精度高于我國標準和國際標準要求。 2.4 采用國際數據計算耗熱量 采用水和水蒸汽特性國際協會公布的IAPWS-IF97標定水的熱物性。而國外熱量表均執行歐洲標準EN1434,其中水的熱物性計算方法使用國際標準公式組織1967年公布的標準IFC—67,誤差較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2.5 溫度測量精度高 選用高精度溫度傳感器,由計算機精確配對,兩個溫度測量通道一致性好、精度高,使得熱量表的最小溫差可達1K。 2.6 試驗研究技術 自行設計建成了加速耐用性試驗器等試驗研究設備,并購置萬分之五的流量檢定設備,用于新技術研究及性能標定。 2.7 產品檢測設備齊全 熱計量表是計量器具,出廠檢測項目多、要求嚴。為產品質量,配置了齊全的高精度檢測設備,編制了嚴格的操作規程和檢測標準。每一塊表在出廠前都要經過檢測(100%受檢率)。 2.8 實際運行考驗 創展同成熱量表通過四個采暖季的實際運行,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且故障率、返修率低,是通過國家科技部、經貿委、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環保局共同認證的國家重點新產品,并取得重點產品證書。 3 產品技術水平 國內獲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熱量表生產廠家,是《熱量表》國家標準的參編單位。 熱計量表應用了韋根傳感器、振蕩式傳感器、新型專用芯片等新技術,開發了遠傳型、冷熱兼用型、高壽命低成本熱計量表產品,實現了產品規格系列化研發和生產。 具備了生產、試驗、檢測熱計量表的技術和手段,設備齊全,已形成了年產15萬塊表批量生產的條件和能力。 技術指標符合國家CJ128-2000《熱量表》標準。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內水平,并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